武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依然吃勁,身處“漩渦”中心的武漢市社區管理進入“最嚴”模式,在省、市兩級疫情防控指揮部號召下,所有黨員干部下沉社區、編入網格參加戰“疫”,與社區干部并肩作戰。
“社區人手有限,下沉黨員能夠進社區幫忙的請到社區報到?!碑斠呀涍B續工作大半個月、疲憊不堪的洪山路社區第七網格員陳文燕,在得知黨員下沉的要求并在網格微信群里敲下這行字的時候,心中仍有忐忑,“到底會有多少黨員主動站出來?”
洪山路社區第七網格,管理著水果湖東一路17號、19號、21號的居民近500戶。1月23日,武漢“封城”時,網格內多少房子有人居住或無人居???有人居住的房子里有多少居民?網格內有多少確診和疑似病例社區還沒有掌握?每天有沒有居民發熱?這些信息僅僅依靠一名網格員去搜集且每天更新,簡直就是“不可完成的任務”。
出乎陳文燕的意料,發出號召不久,一個黨員團隊迅速壯大起來。來自省發改委、審計廳、人社廳、科技廳、商務廳等省直黨政機關,還有工商銀行、華電集團、東湖高新物業等國企事業單位的黨員迅速集結起來,到2月底,“在職黨員第7網格群”已經活躍著近50名在職黨員。信息統計、困難幫扶、藥物代購、社區團購、值班站崗、環衛消殺、志愿服務等各項工作井然有序的抓了起來。群里的消息從清晨開始到深夜凌晨不斷,這個臨時“搭班子”的團隊,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,成為社區居民的“主心骨”,抗疫的“生力軍”。
第七網格在職黨員抗疫團隊組建起來時,正處于武漢市政府全面發起“排查”四類人攻堅戰役的攻堅階段?!?月20日以前,網格內的所有住戶逐一排查,信息統計精確到人,絕不能讓任何一名居民落在防控網外?!蹦懿荒苓M一步摸清疫情“底數”,完成這個迫在眉睫的任務,讓戰“疫”做到知己知彼,是擺在這個團隊面前的第一份考題。所有黨員立刻行動起來,排查工作在武漢疫情最嚴重,每天確診人數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迅速開展起來。
黨員彭華偉在主動開展每天的樓棟消殺工作后繼續參加排查,黨員彭健在其他黨員因事無法上門時主動補位,黨員黃旭負責每天在微信群里“爬樓”匯總信息。對于年紀大或者有特殊情況不能使用微信的居民,在職黨員們也因人施策,做好雙測溫工作。黨員丁雪、趙暉在上門排查時建立了包保門棟微信群,每天通過微信每天詢問并向社區代為報告體溫情況;黨員謝偉、廖敏杰、林敏、劉政等定期通過電話方式包保門棟的老人體溫和健康情況。
每天晚上9:00以后,當日的雙測溫報表發布后,大家立即核對檢查自己包保的門棟有沒有漏報的情況,以便第二天做好督促工作。
抗疫工作就像挑擔子,一頭挑的是治病救人,一頭挑的是民生民情。社區封閉管理后,網格居民最大的需求就是購買物資。
“對接中百倉儲搞團購?!?/p>
這個任務剛安排,黨員丁雪就做好了接龍的小程序,第一次團購在第七網格群里熱熱鬧鬧的“開張”了。經過初期的忙亂,黨員彭健接過了團購組組長的重任,每次統計團購信息、收款、退款,分毫不差。
超市人手不夠,黨員到超市搬運;車輛不足,黨員騎著電動自行車一趟趟運;團購物資,黨員組織分批下樓領??;腿腳不方便的居民,黨員送上門;獨居和年事高的老人,黨員協助代購蔬菜食品;愛心蔬菜,黨員協助分發;居民不滿意菜品質量,黨員墊錢退款;居民所需的藥品,黨員跑腿代購。所有志愿服務的目的,就是讓第七網格所有的居民在“封閉”期間,還能夠安安全全、安安心心的“宅”。
“累嗎?”
“年輕頂得住?!?/p>
“怕不怕傳染?”
“怕,當然怕。但是,最困難的時候,黨員不上誰上?人命關天,必須爭分奪秒?!?/p>
目前,武漢每天新增確診的病例雖然穩步下降,但遠未到松勁的時候,在職黨員門還將繼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貢獻自己的力量,“疫情終將過去,春天終會到來!”(洪山路社區第七網格)